• 永利欢乐娱人城




  • 干部的能力都是逼出来的

                

    发布日期:2020-01-22     信息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浏览数 :9319    分享到:

    “费尽心机”的培训课程

    一到换届 ,常常就是合庆镇党委颇为头痛的时刻 。基层干部青黄不接 ,科室长退休后继无人……种种难题摆在眼前 。都说好的干部队伍是基础 ,深知其中利害的合庆镇党委,下定决心要打造一个高素质的后备干部蓄水池。

    想要保证水质,优质的水源是关键  。经过推荐、考察 、审核、公示等程序,全镇各层面共储备63名综合素质好,党员群众普遍认可 ,有发展潜力的村居 、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备干部纳入人才数据库 。

    然而蓄水并非一劳永逸,要想时刻保持水池清洁,还得强管理勤养护。为期一周的脱产培训,是镇党委对后备干部考验和培养的第一块炼金石。

    专题课程、案例教育 、情景模拟 、小组讨论……从培训课程的安排中,就足以看出合庆镇党委的“费尽心机”。直到现在想起“化工厂爆炸事件危机应对与处置”的情景模拟课,不少学员仍历历在目、如数家珍。“以前作为科级干部,总觉得区级领导层面的事情轮不到我考虑,模拟课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压力山大是妇联主席曹蕾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平时习惯了在办公室里处于温水煮青蛙状态而不知的青年干部,大多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历练与警觉 ,而这也是党委安排应急模拟课的初衷 ,逼着他们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去思考一些问题、想出一些解决办法,体验一把当领导的焦虑 。

    如果说情景模拟课是让学员印象最深刻的,那分管领导亲自参与的小组讨论一定是让学员最有触动的 。直接和领导面对面,交流彼此的思考与想法 ,学习领导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经验,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画面。“我第一次深入了解领导层面思考的问题 ,以及他们对我们的期望与要求,感觉更有方向了。”区发办副主任沈莉莉的一番话,或许代表了所有学员的心声。

    精心设计的课程,设身处地的模拟,传道解惑的教学 ,无不彰显出对青年干部的关心和重视 。打造高素质后备干部蓄水池的决心,合庆镇党委在用实际行动证明。

    把后备干部推到矛盾的最前沿

    年轻干部学习能力强,工作热情大,思维也相对活跃,但同时年轻干部经历事情少 ,缺乏艰苦环境磨炼 ,处理问题经验明显不足。若不过滤掉年轻干部身上的“稚气”“娇气”和“浮躁之气” ,极易引起蓄水池储水过程中出现“分层”“断流”及“水质型缺水”等状况 。

    基于此,镇党委把领导带教作为后备干部考验和培养的第二块炼金石 。全体后备干部分成若干组,由镇三套班子领导带教开展调查研究、信访接待 、动拆迁工作。直接把后备干部推到矛盾的最前沿,去直面群众、解决难题,真是够“狠”的。

    就拿调研报告来说 ,并不是“空中楼阁”式地虚写,必须动真格 。开各种座谈会、深入老百姓调研 ,联合几个部门一起商讨,选定问题 、挖掘原因、深入分析,最终形成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写完才知道原来社会治理是那么复杂的一件事情,还有很多坎需要我们去跨。”“我的课题支部规范化建设和本职工作相关,本以为自己够熟悉了,深入基层才发现自己看到的只是皮毛。”团委副书记张燕和党建办副主任沈舒雯作为后备干部蓄水池中的一员,深有感触,调查研究为她们打开了一扇真实世界的大门 。

    更不用说直接深入一线的信访接待和动拆迁工作。经过一番历练的城建中心副主任蒋菁对此就颇有体会 ,“以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岗位最苦。结果去信访接待坐了半天,差点头被吵炸掉 ;后面又去动拆迁,发现所有同志晚上还在加班。原来每个岗位都不容易,也让我对其他部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 ,在合庆镇党委看来,这是帮助后备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 。

    带教也让后备干部们亲身体验到了领导厚实的群众工作经验积累。再无理的信访户 、再顽固的钉子户,在领导面前总能迎刃而解。精准的把握,老练的拿捏,迅速的突破 ,让小徒弟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能愈加努力学习 。

    经过一年的带教,后备干部的成长进步肉眼可见。在“散乱污”综合整治中,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他们在一线 ;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带动群众奔小康 ,他们在一线 ;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他们在一线……

    能力是可以逼出来的

    水源和水质都有了保证,如何让水“活”起来是合庆镇党委进一步考虑的事情。要想后备干部有活力,就得压担子、交任务,同时给他们展示的舞台,“青年讲师团”的组建成为后备干部考验和培养的第三块炼金石。

    镇党委要求每位学员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每年至少到基层开展一次主题宣讲 。刚得知这个折磨人的难题时 ,学员们叫苦连天,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能力是可以逼出来的。”城运中心副主任戴彦敏直言,这是他们的切身感受。从一开始的结结巴巴、胆战心惊,到如今的脱口而出 、游刃有余,这都是“青年讲师团”带给他们的历练。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上台讲课的经历,司法所负责人钱佳乐用尴尬 、不知所措来形容,精心准备的课程没想到败在了普通话上,大多居民只听得懂本土话。第一次的铩羽而归给了钱佳乐更多的动力,之后的他根据每一次的受众反应不断调整课程 ,老百姓喜欢接地气,那就多讲喜闻乐见的真实故事、贴近实际的法律案例,现在的他已然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讲师”。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镇党委鼓励的恰恰就是默默付出与刻苦学习的精神。可别小看短短一小时的课程,其背后是后备干部们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的身影 。大量翻阅的资料,精心设计的PPT,抑扬顿挫的语音,气质俱佳的台风,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备课、试讲、修改 、再试讲、再修改……反复不断的过程就像打磨一颗钻石 ,期待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难怪党政办副主任张旭甚是骄傲地说:“同一个主题针对不同的对象 ,就有好几个版本的讲课内容呢!”底气来源于汗水与积淀。

    “青年讲师团”最大的收获是学习状态的变化,不同于以往浮于表面的学习 ,他们更主动、更深入、更全面 。为了当好老百姓的小老师,各个使出九牛二虎之力 。“很辛苦,但也很有收获。当看到那么多双眼睛认真地盯着你 ,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既得到锻炼 ,又获得满足 ,这一招还真不赖!

    “青生代”的勇气与无畏

    2019年一年,后备干部里就有约10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那如何保证后备干部的水源不断呢?合庆镇党委又想了一个妙招,建立后备干部的第二梯队“蓄水池”——“青生代”,“青生代”里培养成熟的青年人才将被补充到后备干部蓄水池中 。

    “青生代”有一个很大的突破 ,是编制的不受限制。不管是公务员 、事业编还是社工编,只要表现优秀,都有机会进入到“青生代”队伍。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 ,大大提高了基层青年的积极性 ,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

    考虑到刚被招进来的小青年 ,大多散落在各部门 ,没有一股绳拧起来的凝聚力。合庆镇党委着重通过每年的培训,对他们进行团建和锻炼 。

    培训中,处处是“青生代”们的高光时刻 ,辩论比赛 、TED演讲 、案例采编 、结业典礼,全部自导自演 。孟燕一想到辩论的场景 ,到现在还有点双脚发软,“抽到的题目很难辩,时间又紧,自己都站不住脚,还要上去辩论 ,真的是困难重重 。”甚至培训的每堂课程都由每个组包片包干 ,被分到访谈课程的第五组组长夏茹玉 ,谈起自己刚接到任务时的心情,“整组人都是懵的 ,从来没有接触过  ,但担子压到身上的时候必须承担下来。后面硬着头皮,从活动策划、主持稿撰写到上场访谈、微信推送,竟然全都啃下来了 。”“青生代”虽说稚嫩,但身上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无畏 。

    从台下到台前的不易 ,让“青生代”们明白,每个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同时 ,也让他们挖掘出自己身上无限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后备干部蓄水池就真是源源不断、细水长流了。

    哪有什么一蹴而就 ,不过都是长年累月打磨的厚积薄发 。坚信这一点的合庆镇党委,在打造高素质后备干部蓄水池的路上,走得既踏实又豪迈。


    返回
    上一篇:集团党委召开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上一篇:干部状态新观察:关爱到一线 干部加油干



  • XML地图